粽叶飘香时,家国情怀浓。当传统端午邂逅英语表达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6月初我校高二年级英语备研组继续开展了“用英语讲故事”系列活动,此次以端午节为背景,开启了一场独特的端午文化探寻之旅,让传统与国际视角交融,抒发家国热忱。
一、英语讲端午:历史文化的跨语传播
端午节同学们化身文化使者,以笔为媒,借英语之翼传扬端午。在端午起源和习俗追溯里,从屈原投江的历史典故,到龙舟竞渡、包粽祈福的习俗,也有包粽步骤的生动呈现,“Prepare ingredients(备料)”“Wrap zongzi(裹粽)” ……同学们匠心独具,根据自己选材的内容配上精心绘制的图画,这一笔一画间,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,更是用国际语言传扬中华文化的实践。
大家查阅资料、梳理脉络,将中文里耳熟能详的端午故事,转化为流畅且富有感染力的英语表述。“The Dragon Boat Festival, dating back to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, is a tribute to Qu Yuan, whose patriotism and literary legacy still inspire us today.” 这饱含深情的讲述,不仅让端午历史跨越语言 barriers(障碍),更锻炼了同学们的英语写作与表达,让这宝贵的“双非遗”文化在英语语境中鲜活起来 。
二、英语讲端午:文化与学科的双向赋能
同学们创作的页笺,不仅是英语学科实践的成果,更是大家家国情怀的表达。借英语讲述中国故事,传递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珍视,彰显的是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。以英语为桥,连接传统与世界,助力传统节日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,激励更多学子以多元方式,讲好中国故事 。
本次学科活动再次生动说明了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技能提升,必须从课本走进生活。于文化而言,同学们用英语为端午文化插上飞翔的翅膀,让中国传统节日突破地域与文化圈层,走向更广阔的交流舞台;于英语学科而言,将文化实践融入语言学习,让单词、句式不再枯燥,真正成为讲述文化、传递情感的工具,这不仅提升了学习兴趣,还实现了 “学以致用”的学习真谛。
相信人类的优秀文化会与人们并肩前行,一路生花 。
北京市鲁迅中学
高二英语组
2025.06.06